2009年3月30日星期一

亚巡和同一亚巡,公关和反效应

这几天,关于亚巡赛和同一亚巡赛的争执逐渐成为高尔夫媒体关注的焦点。早在年初,这个话题就被提及,但始终未能在大范围引起关注,直到亚巡赛开始拼命公关。只不过恐怕这次公关会让亚巡赛看到他们一直不想看到的结果。
不了解其中渊源的可以移步这里 。我在这里只说这次公关反效应的地方。
第一,片面、倾向性,编辑的抵触情绪。
不知道其他同业有何感觉,我本人是非常讨厌公关稿件的,特别是那些经过千百次修改的、倾向性一目了然的稿件。所以,每次邮箱收到公关稿,我就会很抵触地寻找它的漏洞,并在遵循新闻原则的基础上,尽量做与其稿件意图不一完全致的报道。(编辑又不是傻X,为什么要给你做喉舌)
并不是所有的公关稿件都被编辑抵触,我喜欢那些提供新闻事件客观(尽量客观)事实的公关稿件,例如Titleist年前关于Pro V1的公关稿件。虽然在相关诉讼的判决中处于不完全有利位置,但其提供的公关稿件很可观,并没有强烈的倾向性。编辑可以根据自己需要,选择其提供的资料。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媒体对其不利的报道。而设计另一方,Callaway的公关在尺度上掌握得也很好。虽然官司赢了,但没有大肆宣扬,点到为止,恰到好处,这一点媒体也是看在眼里的。
亚巡赛的公关就没这么聪明,倾向性过强,切仅提供了亚巡赛的片面之词,这是让很多媒体反感的。随着众多媒体逐渐了解和挖掘事件全程及真相,亚巡赛的处境将越来越尴尬、越来越不利。
第二,有话不好好说,语出伤人。
这是很让人失望的一点,公关公司在公关稿中引述亚巡赛主席奇拉汉的用语时,激烈、辛辣,甚至有强烈侮辱性人身攻击词汇。表达愤慨可以有很多词汇,但千万不要用人身攻击和侮辱性词汇。你的表达愤怒的方式,也是你品格镜子。一个满嘴污言秽语的人,即便再有理,也不会让人信服。狗咬了你,难道你也要去咬狗吗?我认为这也是公关公司触犯的大忌。
第三,引述对本方不利事实。
我认为公关稿中可以出现对本方不利言论,但不能具体,更不能引用事实。受众对否定词汇的敏感度要比对肯定词汇更敏感(具体理论已经还给老师了)。受众在接受信息时,往往只记住了信息的否定部分,而忽略了你所要传递的肯定信息。
亚巡赛的公关稿中引述了中高协张小宁的言论,即张认为亚巡赛未能提供中国球员足够的机会。这是事实,但我认为不应直接、清晰引述,而应该模糊处理,大量介绍亚巡赛所提供的机会。淡化分歧,强化成绩,强调受众接受事实。
可惜,亚巡赛的公关稿没有这样做。
第四,忽略反馈。
一篇公关稿出现错误已经是很大的纰漏了,更何况错的是用来佐证本方观点的人名。让情况更糟的是,这个人是中国第一选手,梁文冲。而让事情糟透了的,是我发现错误,邮件回复对方时,竟杳无音信。
在亚巡赛公关稿件的一个段落中,梁文冲的名字并写作“林文冲”。本来已经抵触强倾向性公关稿的我,遇见错字就更反感了。可没想到,我把这个错误回复给发件人时,时至今日仍无回复。
保持与媒体的及时沟通非常重要。好的公关应该让媒体随时都找得到TA,哪怕在休假时,也可以方便地找到职务代理人。如果这个邮箱无法接收回函,那么公关公司只能用弱智来形容,还好他们没有弱到那种程度。前几天,他们用该邮箱和我联系过。
既然是可以收到回复的,那么在受到错误提示后,竟然一个星期都毫无反应……如果换作你是编辑,你会怎么处理他们发来的下一篇公关稿件呢?

很多人都以为危机公关是最难的,相反,它是所有攻关中最容易的。因为它是有针对性的,对已知危机的消除和平复。公关,最难的是预防性的,未雨绸缪,这需要做到万无一失。像蒙牛等厂商做得广告在我看来只有一个影响,那就是它的牛奶有问题。记住,此地无银三百两。
至于亚巡赛的公关,它导致的结果就是,1)我更反感他们的稿件了;2)媒体报道将使其至于更加不利地位;3)我支持与我礼仪趋同的一方,即中高协,他们得罪了我这个把关人;4)亚巡赛的确病入膏肓,以致不择医了。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