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7日星期六

我有自控力

  往返深圳的飞机上读完了这本《自控力》,坦白说,前面八九十页让我觉得买错了书,不过在第90页,我觉得这本书还是值得读的。虽然名字叫做《自控力》,但它并不是简单地告诉你要如何增强自控力,而是解答了很多为什么,为什么你总是忍不住诱惑,为什么本来要写稿结果鬼使神差地打开了电脑游戏,为什么节食刚刚有点成绩就毁于一旦,为什么总有名人犯下名声扫地的丑闻……?自控力是每个健全人都有的能力,也是每个人都缺乏的能力。读完之后,我也许不会增强自控力,但我知道什么影响自控力,如何引导和控制这些因素,来让自己在需要的时候做出正确的决定。
  下面摘率书中的一些给我触动的点:

  ·道德许可效应
  道德许可效应最大的体现就是一些"圣人变罪人"的案例。无论是小说故事中,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能找到那些曾经的圣人、名人,最后沦为罪人、阶下囚的案例。我们通常把他们归为个案,实际上,当我看完书之后,我觉得这不是个别的特殊的案例,而是共通的效应。
  简单的说,道德许可效应就是当你对错误的事物表达批评和驳斥的观点而站在道德制高点时,你就会感觉良好,因为就放松了警惕。比如,当你站出来反对"性别歧视和种族歧视言论而感觉良好因此更容易做出有歧视色彩的决定。他们更可能通过直觉的偏好做出决定,而不是去考虑这个决定和他们追求的'追求公平'的目标是否一致。这并不是说他们想歧视,而是他们被自己之前良好的行为所蒙蔽……"
  道德许可效应经常发生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比如我们连续两天坚持跑步,第三天就会给自己一个奖励,连续节食一周,就觉得让自己吃一次汉堡也没关系,等等。了解了这些,我们就知道为什么圣人、名人很容易发生丑闻,官员会贪腐、名人会生活萎靡,这些我们看来很严重的问题,他们可能觉得是对自己的一种回报,没什么大不了。比如官员做出了巨大工作而达到了一项政绩,骄傲自豪的情绪就可能让他接受了来自某些方面的馈赠,能够贪腐的官员都不是傻子,甚至是官员中能力强的一部分,他们才有机会贪腐,一方面因为他们的职位,但是从自控力的角度来说,也因为他们经常做出政绩,经常表达或做出对社会不公现象的驳斥与纠正,因此有了道德许可效应。认为小小的奖励一下是应该的。
  "如果想到某些事情,我们没有感到一阵恶心,没有强烈的负罪感或巨大的焦虑感,那它就不是错误的。"这听上去有些奇怪,但实际就是这样,这是道德许可的可怕之处。"道德许可最糟糕的部分并不是它可疑的逻辑,而是它会诱惑我们做出背离自己最大利益的事。这很疯狂,但对大脑来说,它有可怕的诱惑力,能让你把'想做的事情'变成'必须做的事情'。"
  这样的事情在生活中比比皆是,比如你在超市买菜,忽然看到了啤酒,虽然知道啤酒会让自己变胖影响健康,不应该买,但是到脑就开始鬼使神差地想到喝啤酒的爽快,啤酒配上午餐的美味,最后觉得,买一听就买一听吧,反正自己很长时间没喝了。相信这是很多人会出现的情况,我自己也不例外。现在我们终于知道到脑是如何工作的,那么如果想控制自己,就要在出现犹豫时,想想更高更长远的目标,而不是刚刚做了哪些好事。
  书中另一个观点也很有意思,道德许可效应不仅会让我们做不好的事情,还会阻止我们做好事。比如,有个调查"有行善经历的人在慈善活动中捐出的钱要少60%"。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那些有很高道德标准的人为什么会说服自己,犯下低级错误。

  ·光环效应
  "只要使你放纵的东西和使你觉得道德高尚的东西同时出现,就会产生光环效应。"比如说,点餐的时候有蔬菜餐火腿肉食餐,当这两种套餐同时出现时,点肉的食客会比单独出现的更多,因为食客想到菜的时候,就感觉到了健康食谱的光环,选择肉餐的罪恶感就消失了,或者降低了,虽然只是想想,但好像真的已经吃了菜一样。很有意思吧。实际生活中也是如此,我们往往会因为点了一份青菜沙拉就多要了一份肉食或者甜点,这就是光环效应。很多时候,行善之后都会有恶行,是不是?

  ·我们需要多巴胺
  这是个很有意思的观点,它解释了我们生活中很多上瘾的情况,多巴胺。当我们想要某个东西的时候,大脑就会分泌多巴胺,让我们感到刺激兴奋。比如,性、美味的批萨、啤酒、购物……只要想到,大脑马上就会分泌多巴胺,迫使你心跳加快,迫不及待要去获取。对意志力不坚强的人来说,游戏和毒品是一样的。
  了解了多巴胺的作用,我们就应该学会控制和利用,比如逐渐让健康的正确的做法产生多巴胺,比如在销售时利用多巴胺,将色情、美味的东西置入广告。
  还有一点也很有意思,"我们的大脑总是错把奖励的承诺当作快乐的保证,所以,我们会从不可能带来满足的事物中寻找满足感"。我们看到了色情图片就会产生快感,想到要升级的游戏就会产生快感,实际上我们没有接近女色,没有完成升级,但这些想像,这些未发生的"奖励的承诺",这些永远不可能满足的事情,恰恰会给我们快感。其实,我们可以利用这个理论一方面控制自己,另一方面刺激别人,比如你的员工。

  ·恐惧管理理论
  意思就是当你感觉到恐惧、焦虑和情绪低落的时候,我们更容易屈服于诱惑。比如看到灾难的镜头,我们就会多吃一些,看到恶心的香烟包装,我们反而更容易吸烟。有时候,越是大而明显的禁止的标志,反而会促使我们去做禁止的事情。

  ·"前额皮质最擅长的决定不是自控,它会为错误的决定寻找借口,向我们承诺明天会更好。"所以,当我们想到一个错误的想法时,虽然知道是错的,但最后还是回去做。因为大脑会帮我们相处无数为自己的行为开脱的理由。

  ·意志力会传染
  和意志力差的人在一起,你的意志力也会变差。在偏执狂当中,你也会变成偏执狂。
  唯一能让改变和约束他人行为的警告方式,就是"别人都是这样做的"。社会认同会增强我们的自控力。




  


2013年9月5日星期四

你连10万都没攒到?

几次出差深圳,都没有找大斌聚,这次住在东海朗廷酒店,离他不远,总算能在晚饭后
碰个头,吃个大排档喝两杯。

我从聚豪会打球吃饭回来已经八点多了,到酒店的时候他刚刚到酒店大堂,一身白色打
扮显得格外飒爽清秀,看来人还是要高一点瘦一点才好。聊起来才知道,他刚刚从香格
里拉酒店上课回来。

这几年他一直在上课,上一次见面是他来上海考试,那时候他报了复旦大学的金融再教
育,具体名字记不清了,学费也是好几万。这次的教练方法培训课,学费也不会低。因
为很熟悉了,我直接问他,毕业到现在到底赚了多少钱,房子、车、老婆都有了,有时
候我真的有些怀疑,我是不是入错了行?

他算了算,这些年光上课的钱也花了超过十万。我心里盘算,买房、买车、结婚,虽然
他说手上没什么钱,但我估计,看得到的怎么也有四五十万了,再加上我不知道的,这
几年他七八十万估计是赚到了。这样想想,我心里就有些失落了。我说我想买车,他说
买车还不是小事,十万块总归有的。看我没反应,他忍着吃惊的声音问我,你不会连十
万都没攒到吧。我摇摇头。他咽了一口啤酒,低头说,多攒点钱啊。我承认我是这几年
一直没攒下钱,根本的原因是挣得不都,他炒股都赚出一辆车呢,我炒股亏了两万;另
一方面,我确实没有很节俭得攒钱,平日里时常有些随意的花销。房子、车、老婆、
钱,这个岁数都在为这些而奋斗,谈得总归是这些事情。虽然没有明确的目标,但总归
是有个方向,就好像他说的,总归是为了让生活更好吧!

同学、朋友就怕在这个年纪比来比去,大家都在路上,你追我跑的,你在不当不中的位
置就很尴尬,比上不足比下有余,领先的不觉得自己多么优越,因为他们看到了更前面
的人,而落后的始终觉得失落,后面的人不多,前面的人一堆,想要往前追赶又有心无
力,这个年纪又不想自甘堕落,就在这种煎熬中忍受心里的激荡沉浮。也许再过个十
年,大家反而没有这种攀比了,就好像我阿姨她们当年毕业二十年聚会,到了那个年
纪,家庭、事业都定型了,反而有一种淡然,有一种纯粹的追忆往昔的同窗之情。那种
感情,我们现在是体会不到的。人生的感悟,一定是亲身经历了,才体会得到。没有到
那个年纪,没那个阅历,再感同身受,也是无病呻吟。

虽然有些失落,但也没有太多流露,毕竟是行业的差别。虽然他不同意,认为金融也
好,既然是个行业,总归道理是一样的。他早就让我跳槽好加薪,但我始终没动过,他
的话有道理,但传媒行业的确宽泛,高尔夫媒体的圈子却很小,生态环境太单薄。他讲
了他复旦学姐的采访全国上市公司董秘的故事,这对我是个触动,相信对他也是触动,
只不过触动的点不一样,我看到的是她大量的采访,他看到的是她现在500强、大企业
的工作邀请。

说到底,虽然我们感情很好,但始终不是一类人,他又更大的野心和企图心,我呢,说
得好听点是随遇而安的闲散文人做派,说难听点就是小农意识严重,小富即满贪图享
乐。他很成熟,我很幼稚。这在高中同桌时我就知道的,但今天再想起来还是觉得,性
格决定命运,他更加他了,我还是我。可能,未来我会更加像他吧。

从这直刺心脏的一刀开始改变吧!

有些事,那些意想不到的事总是突如其来。太过欢愉的总会给你太过沉重的打击。突如其来,难以招架!
庆幸的是,它在这个时候来,在这个年纪来。庆幸的是,它以金钱和内心折磨的方式来,以还可以挽回的方式来。
多么庆幸,多么悲哀!你是如此幼稚,如此不堪一击,如此随性,如此轻率,如此软弱!
这是刻骨铭心的代价,但因此,那些你之前认为难以避免要犯的错,今后再也不会犯了!看来,没有什么不可以改的!所以,改变吧!!!从这直刺心脏的一刀开始!

2013年9月4日星期三

就写自己吧

连续两周出差,在北京和深圳的酒店都不用翻墙就可以登录blogger,忽然觉得上来逛
逛很方便,想要写点什么有不知道要写什么,好像离开很久忽然回家,很多事情要做又
不知道该干什么,就在家里晃,几个房间晃来晃去,看看这里还是原来的样子,那里又
有了新的变化。

这里还有多少人在看,或者有没有人看,我真不知道,没有人回应过,本来也没有期待
谁来回应。我会订阅好友的博客,不过大部分,但大部分都不属于"常回家看看"的
人,或者和我一样,只是回家"看看"。

时间很长,看得很多,说得太少。

有时候,只顾着往前走,回头看看,才发现留下得太少。以前觉得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
事情,现在竟然怎么也想不起来。物是人非,大部分时候,不是别人变了,而是自己也
变了。变化不会自己留下痕迹,所以,自己要强迫自己多写、经常写,留下生活、性格
和人生留下的痕迹,将来回头看时,可以见到自己一步一步的脚印。

另外,升职之后影响在最近两个月体现了出来,倍感压力、责任,有些焦虑,考虑的事
情多了,压力大了,肩负的东西多了,就觉得自己开始成熟了,有点push-myself的感
觉。开始站在新的高度看待问题,考虑问题,解决问题,开始设想未来会遇到的问题和
情况,考虑整个部门,整本杂志,而不是自己的一亩三分地。

那天和小武吃饭,他说起自己的变化,说自己完全是被逼的。我想这是他发自肺腑的
话,人,在安逸生活中的人,是不会每日迫使自己去做事情的。这半年来,我明显感觉
他每天的迫切,要改变生活、要追求更高成就、要赚更多钱的努力,这些都在日常生活
的每个细节中渗透出来。以前我感觉到一些压力,现在我感觉自己和他在一个节奏。

这是好事,说明我也开始被逼着,往前了。

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与其等着困难来找你,不如提前做打算。早做计划、早做打算,
都交流,多学习,把以前只是想想的事情,一件一件尝试去做。三十岁,不能安逸。

工作也好,生活也好,写博客也好,都是一样的。不能随性,由着性子就会散漫无约
束,最终会被别人约束。

这个博客,就写自己吧。本来也是写自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