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是指季羡林。
我不擅长拟标题,大学的新闻写作课上就表现得很明显了,现在做杂志仍是软肋,几次被老板说过。原本博客上的标题不必费心,大多数都是我随便填上去的,我甚至想直接用日期代替标题,但后来觉得太对不起自己,最终草草拟一个。这个标题,我废了好大心思,并不满意,但绝不是草草了事。
我在前面的说过,虽然是码字儿的,但是我读的说实在不多。不管是老家,还是现在的住处,书并不多,但季羡林的书却很常见,因为读他的书不累。
我应该是在1999年的时候,第一次读了他的散文,是在"1998中国散文选"里的,如果没记错,第一篇就是他老人家的。那本书不是买的,不记得从哪里来的了,书皮已经被撕掉了,但是内文还很新。大概有20几页吧,我一口气读完了。佩服完自己之后,就翻到第一页来看作者,从那时起,我记住了这个名字,季羡林,因为他是山东人,还是北大的。
那本书我就读了他的那一篇文章,其他的都看不进去。我当时就觉得这人很神奇,特别是文革的一段,他去和亲人道别,口袋里装着一瓶安眠药。结果还没来得及吃,就在翻墙的时候被红卫兵给拽了下来。那时他好像45岁。他说,他父母都是不到50岁去世的,自己本以为也到了离世的时候了,没想到他到1998年写那篇文章的时候还活着……
后来,一直到大三暑假,我在同学的工作室实习时,才第二次读他的文章。那个工作室是林家阳在同济之外的一个小工作室,我们几个同学在做。书架上除了彩绘维纳斯雕像,就是书和CD,其中一本就是'留德文集',书名很可能有误,主要内容就是留德学者们写的回忆录性质的文集。由于同济和德国渊源极深,林家阳本人也是留德归来,我本以为能在里面找到他的文章,结果去发现了季羡林,《留德十年》。原来他也是留德归来。
一口气读完的,不觉累。那本书像字典一样厚,我借了想读完,结果和当初那本散文集一样,只能读他那一篇,其他人的一概读不进去。我没有留学经历,但是字里行间,留学生活历历在目,学梵语,在路上徜徉……身临其境。
我对他老人家的了解也就这么多,但是读了这两篇我对他就很崇拜了。他的文章总是那么顺畅,看得时候想停都停不下来。后来专门跑去书店,买了很多他的散文和随笔集子,但是读得很爽,学不会。很简单的一点,他经常能引经据典,这些古文、典故在他写来再自然不过了,别说是我,换作其他人说出来,总是有些矫揉造作。我想,这大概就是底蕴,全世界最学的10个人之一。他到了那个睿智的份儿了。那些经典的话跟他自己说的差不多。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他解释"和谐"。不管是喉舌,还是dang,说出来总是让人生厌,但他三言两语说得人心敞亮。这让那些整天愁苦慈悲面容示人的捐款没有凭证的某大师相形见绌。不是一个能量级别的,拿来比都抬举他了。
前两天看他的讣告出现在各大网站头条。版面超大。可见不是我一个人崇拜他。
我本没想要特意写一篇来纪念他,我够不着那个资格,但是不写点儿什么,总觉得心烦意乱,好像我读了他的文章,欠他的。所以,写这段和季羡林有有关的文字,起标题就显得比较难。一方面,我只见过他的文章,没啥了解,只知道其博学是令人惊愕的,另一方面,我又写不出什么,不管怎么写都配不上他,反倒有攀附之嫌。由此,这个标题就更难了。
我原本想写"纪念季羡林",想想,不行。一则纪念不是我能纪念的,非亲非故的,纪念谈不上,改成祭就更不行了;另外,季羡林的确不是我能叫的,那就叫季大师,但"大师"又是他始终不敢接受的头衔,他都不敢接受,我应给他戴上不就成了乱扣帽子了,不行。那么,叫季老,这个名字亲切,但是我跟他又没那么亲,这么写人家会觉得我和某些人一样,攀附。那么,就叫季老师?还是不行,我想叫人家老师,但这辈子都没什么可能了。比说他老人家驾鹤西辞,就是仍在人世,也是绝无可能了。北大的学生真幸福,很多人还听过他在开学时的叮嘱呢。那时候,李国豪在世时,还为同济的新生叮嘱过,可惜我们那一届开学时,大概他老人家身体不好,没来。想叫李国豪为老师的唯一机会没了。唉,没考上北大,连叫老师的机会都没了。上了同济,好不容易有个大师级别的老师,也错过了。这样的老师,越来越少了,扣着大师帽子的老师越来越多了。
无论如何,总要有个标题的,不然发不出去啊。就叫季老师吧,他认不认我不管,我认了就行。他不是我老师,我是他学生。人还是要有死皮赖脸精神的。我也不怕别人说攀附了,别人要说起来,我就撒谎说是马季老师。
我操,马季也早死了。还有哪个能叫老师的活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