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5月27日星期三

围城

请原谅我的孤陋寡闻和阅之不广,直到2009年5月,我才读了《围城》。

虽然我读文科,拿了文学学士,还是做编辑的,但读的书真的不多。四大名著只翻过《红楼梦》,之所以说翻过是因为看了5、6遍,但每次看到三十几回就停住了。不是不喜欢看,但就是看不完。

我读完的第一本长篇是勃朗特三姐妹的书――《呼啸山庄》,初二或者初三的时候开始读的,一直到高二才读完。你也许会问,为什么不读名声更大的《简・爱》?亲爱的,不是不想读,是因为没捡到。那本《呼啸山庄》是在路上捡到的,看了序言才知道那套书还有其他卷,上卷是《简・爱》。我翻了30几页,但每过三五页就会忘记人物关系,后来实在看不下去了。直到高中,确切地说是高二的阅读课,我才重新把它翻完的。我之前从未读过长篇小说,没有一本语文课本是全部翻完的,老师讲哪里我才翻那里,与考试无关的内容我是从来不会看的。但,曾经有一段我看得很痴迷,中午睡午觉的时候经常看得停不住。看完之后,觉得感慨颇多,我总算也是读书人了。那时候开始,觉得自己有耐性了,也开始主动想看书了。于是,就看了《春》。不错,我没看《家》,直接看的《春》,我到现在也没看完《家》,觉得很那看,《春》要更好看一些,虽然也没有《呼啸山庄》好看。

看完这两本,我觉得自己真了不起,竟然能看完那么厚的不是课本的书。于是,我决定完成四年级未竟之愿――看《红楼梦》。四年级,我第一次翻《红楼梦》的时候,根本不知所云,看了个10几页,恍惚只记得什么《石头记》,心里直纳闷,明明是《红楼梦》跟《石头记》有什么关系,加上读不通文言,干脆不看了。等到高二的时候,看得很过瘾,不过还是只在阅读课上看,时间有限,虽然很喜欢看,读得很细,但到三十多回的时候,就期末考试了,到高三更没时间看,于是就放下了。直到上大学,大一的时候,报了《红楼梦》的选修课,希望趁此机会可以读完《红楼梦》,但上课的时候只听老师讲其中玄机,下课又只顾着踢球,晃晃一年过去了,还是没读完。但那时已经自己买了书,心想四年时间,总归会读完的,没曾想,到现在也没读完。

虽然没读完《红楼梦》,但是上大学的时候我还是读了几本书的,《简・爱》就是大一读完的。同济沪西小区的图书馆,我一开始还是经常去的,当时是受广告班何嘉亮的影响,他很喜欢读书,书桌上堆满了各种书,印象比较深的是写文革的。再加上在沪西的乡下地方,又没有电脑,除了听收音机、踢球,就只好读读书了。我就是在图书馆的阅览室里把《简・爱》看完的,前后估计有一个月,因为中间有大概半个月的时间暂停了,好在后来又续上了。大一的时候还看过自己买的几本书,都是老舍的,《我这一辈子》、《骆驼祥子》、《月牙儿》都是那时候看的。我最喜欢《月牙儿》,每一段都能心里看到那幅画,每一句都像诗一样耐人寻味,真好。还有就是上课的时候,被被逼无奈读了米兰・昆德拉的《生命不能承受之轻》,读了两遍,印象深刻。

沪西的图书馆虽然破旧了些,书都是旧版,定价还是几毛钱的那种,但那里显得更清静些。到了本部,一开始也去过几次图书馆,后来实在不知道怎么进去,进去了不知道怎么找书,再加上人太多占不到位子,索性不去了。如今毕业两年了,我还是不知道同济的图书馆是怎么回事,还是不会从图书馆借书。我说的不会,不是主观不愿意的不会,而是办法上的不会,I don`t know how to borrow a book from there.因为不知道里面有多少好多戏,所以,现在失去了也没觉得有多少遗憾,反倒很不舍沪西的图书馆。那时候,在沪西,还读了台湾近现代作家的书,什么《亚细亚的孤儿》等等,多半是因为上了钱虹老师的选修课的缘故。最遗憾的是从那里借了一本老舍的《正红旗下》,没看完,要搬到本部的时候很不像还,心想定价只要几毛钱,我留下得了。后来还是胆子小,还了。结果再未见过。

毕业以后,越发觉得"书非借不能读也"是对的,书架上、箱子里还摆着很多买来就一直放着的书,总想买回来看,结果的确成了摆设。直到最近,又开始又一阵没一阵的看,《儒林外史》是年初看完的,《围城》是刚刚看完的,中间夹杂着看了一些《大象的眼泪》、《紧急时刻》、《带一本书去巴黎》、《一九八四》、《动物农场》,也就这么多吧。买了王小波和弗洛伊德的书,现在还摆在架子上;最热的时候买的《达芬奇密码》,到现在还剩下最后十几页,不过这本实在是没心情翻了。

现在在翻《聊斋志异》,翻了好久了,一直没读完,但是觉得很好看。你要是是愿意,也可以和我一起看,到时候咱俩还能交流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