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09-5-29 通过 南桥的博客 作者:南桥
采访邓玉娇案的记者被打,而湖北省宣传部门和国新办要求严密控制舆论。甚至不惜禁止水路航班。禁了水路禁网路,真不知道这网要撒多大?为什么又要这么大动干戈?本文发给纸媒,被退回,因为"有通知"。
可是墙内堵塞墙外知。颇具讽刺意味的是,我居然在遥远的美国,在5.28日 的《华尔街日报》上看到了关于邓玉娇案的报道,从"针对妇女的暴力"这个角度去分析邓案。看来邓案的风暴已经刮出了国门,很多双眼睛在看着中国司法 部门如何处理此案,如何应对民意,如何解决此案背后的诸多问题。当然你可以不理睬国际舆论,但是不理睬国际舆论,也不理睬国内民情,那到底是在听谁的声 音?
这种时候,对执政者来说:透明且遵循司法程序,并不矛盾,事实上是上策。 我看《华尔街日报》那篇报道,是肯定办案初期地方政府的透明的。为何紧接着又大逆转,走降温、封堵这个实际上只会败坏当地政府和中国司法形象的下策?舆论 再怎么干预司法,也不必行政干预司法强。行政不要干预舆论倒是真的。总不能让这个世界静止下来,将司法装进真空,才可以去办案。既然警察是"人民"警察, 法院是"人民"法院,那又何不顺利成章倾听"人民"的声音?不能以稳定为借口去压倒一切,尤其是公正。任何一个国家都不需要不公支撑起来的稳定。
当今中国,谁不想过好日子,没有人会希望天下大乱。说到底老百姓不过是要讨个说法,希望改进社会环境,以便日后妻女姐妹不再受人欺凌而已。这是个很起码的要求,总不能成为奢望吧?在美国,这些案件会邀请没有任何司法背景的群众来当陪审团,一些群众团体(Advocacy groups) 会出来发出声音,提供各样支持。我们没有这种陪审团制度,去中国妇联网站,也看不到妇联有什么表示,要借此案打击针对弱势群体妇女的暴力。所有的挫折感, 就此集结在民间,此时此刻,理当以民众的舆论为陪审团,让一切落到明处。程序行走在阳光之下,只会使得判决更为公正。若考虑到了社会公正、司法程序,并考 虑了舆论的影响及后果,让此案合理解决,那会意味着国家经此一案,更成熟了一些。舆论不会干扰理性,让所有声音都出来,才会实现理性,才会让问题得到合理 的解决。
在网络时代,舆论就如同水葫芦,十个手指一起上也只能按住十个。此事引起民愤极大,不去思考如何合情合理去解决,而使出唯一擅长的"封堵"大法,无异于火上 浇油。不管"上面"怎么要求,大众舆论的看门人,如报社记者,网站编辑,也会如描述前东德秘密警察的电影《他人的生活》那部电影里所显示的那样,会有变通 的办法,让良知得到维护,让宪法得到尊重,让民意得到传扬。
之所以封堵,不是有人要去捍卫那个小小的镇政府官员,而是此事象征意味太浓厚,邓玉娇的一刀非但扎向了邓贵大的脖子,也扎向了转型期中国一些纠结的毒瘤上。套用《谁会害怕弗吉尼亚・伍尔芙》这个戏剧的名字,我想很多人也在问:谁会害怕邓玉娇?
此案引起的完美风暴,恐怕不明就里的老外"针对妇女的暴力"这个单一解释尚不能囊括。之所以要封锁消息,是因为诸多矛盾无法自圆其说:中国色情场所非法,为 什么会有这么多灰色色情场所存在?为什么一个希望保住尊严的农家女子,在公共场所得不到任何保护,居然只有用刀子来自卫?一个小小的地方官员哪里有这么多 钱来买吉普车?又哪里能够拿出一扎钱来砸人?更引发人深思的是,为什么出事之后,既然是小地方小官员,为什么有关部门不舍卒保帅,居然要去封锁。或许初衷 是要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但是如此大动干戈去封锁消息,老百姓的阐释则可能是官官相卫,兔死狐悲,心理投射。如此,岂不是弄巧成拙?
一个公共事件,对执政者是挑战还是契机,不过是一念之差。上学期间,了解到美国有一个问题解决和决策的方法,叫"关键事件法"(Critical Incident Method). 利 用一些影响大的事件,如航天飞机爆炸,回顾、解决一个系统中所存在的问题(如航空航天局某个程序上的低效),继而改进法律或程序,使得整个社会系统更趋健 康。建议我们也借鉴这个方法,以此案为契机,索性去回顾、解决上述问题。虽然这非一朝一夕之功,但起码要想老百姓发出正确的信息,让大家相信是在朝这个方向的努力。
希望此事能给老百姓一个合理的解决,这才是平息民愤的根本。至于邓贵大家人无辜所受的伤害,不是消减舆论可以解决的。就像三联新进一报道所显示的那样,大家也会深表同情,舆论也一样去关心他们。可是平息声音,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场所,用错误的方法解决一个万众瞩目的问题,除了蓄积更大的郁闷和受挫感,看不出它有任何建设性。
没有评论:
发表评论